为进一步夯实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临夏县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三变”改革等重大政策机遇,以“国有农业扶贫开发公司”为主导,探索推行“338+”产业扶贫模式,推动形成“三方联动、三变推动、产业带动、党建促动”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现有县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产业发展方式,组建国有独资企业“临夏县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内设养殖业部、种植业部、劳务部、加工部、综合部、财务部和市场营销部7个事业部,并在25个乡镇设立分公司,总公司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监管,分公司负责资金托管、收益收缴和分配。
第一个“3”即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三方联合体。推进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之间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政府将国家给予贫困户的扶持资金直接委托给有帮扶意愿和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获得约定收益,形成“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第二个“3”即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以打造“股份农民”为核心,引导贫困户把手中能变的资源、资产、资金往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中投,形成农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劳务入股、技术入股、企业入股”等方式参与股份制合作,带动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8”即发展牛、羊、蔬菜、果品、马铃薯、中药材、牛肉拉面、布鞋八大特色产业。一是以西南片9个乡镇为重点,发展肉牛(牦牛)产业,以北塬、安家坡2个乡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县发展奶牛产业,以南塬乡为重点发展以驴产业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二是以西南片乡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羊产业。三是在北塬川区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四是发展以花椒、油桃、啤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五是以土桥、北塬、井沟、路盘等乡镇为重点,在全县大力推广发展高淀粉、专用加工型、菜用型马铃薯产业;六是在西南山区发展当归、党参、款冬花、黄芪、柴胡等中药材产业;七是依托省内外6900多家牛肉拉面等餐饮门店的示范带动效应,扶持引导贫困户发展牛肉拉面产业;八是大力发展“扶贫车间”,辐射带动全县贫困户发展布鞋加工产业。
“+”即+党建促动+村集体经济+风险防控+政策支撑。坚持党建促动,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采取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支部等方式,在产业发展的各个节点上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展村集体经济,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的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落实“3+1”保险保障体系。坚持保险保本垫底、入股分红保底、公益岗位托底、低保兜底,推动产业发展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强化政策支撑,完善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农业用地政策、生产用电及税务征收减免政策、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