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润河州花千树 东西协作结硕果——济南·临夏东西部协作工作综述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24 08:55
字号:

济南的趵突泉水潺潺流淌,诉说着齐鲁大地的深情厚谊;临夏的河州牡丹绚丽绽放,寄托着黄土高原的殷切希冀,一曲跨越1500公里的山海协奏曲,正奏响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四载春秋,两地以真情为墨,以实干为笔,在黄土高原上绘就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自2021年起,我州与济南市并肩作战,深入践行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以乡村振兴“三个转向”为指引,以“协作促发展”为动力,共同绘就了一幅东西部协作的宏伟蓝图。四年间,两地心手相连,步伐坚定,济临协作的果实愈发丰硕,成就斐然。

机制创新夯基石:织密协作网络

协作之初,临夏州便迅速在济南市设立办事处,全州8个县市紧随其后,成立东西部协作专门机构。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等会议,都将这份协作视为宝贵财富,专题研究、精心部署。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年赴济南调研对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共商协作大计,确保年度任务落地生根。

在“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东西部协作的框架协议和年度任务如同精细的施工图,被一一绘制并实施。济南市与临夏州之间的协作之桥稳稳架起,为两地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对帮扶情似海,情谊之树根深叶茂。济南市10个区与临夏州8个县市结成深厚友谊,市中区与临夏市、高新区与临夏县……一对对结对关系如同纽带,将两地紧紧相连。不仅行政区县全参与、乡镇街道全覆盖,更有强村、名校、名医、名院的全结对,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广泛参与其中。

在临夏县的菌菜大棚里,济南的技术人员悉心指导农民种植;在和政县的校园里,济南的支教老师为孩子们点燃知识的火花;在东乡县的医院里,济南的医疗专家为病人带来希望的曙光。这一份份情谊如同茁壮成长的树木,深深扎根在两地人民的心中。

产业赋能强筋骨:培育发展引擎

资金项目如甘霖,产业之花绚丽绽放。四年来,济南市累计为我州输送22亿元财政资金,实施781个项目。这些资金如同甘霖,滋润着临夏州的产业之田。其中,60%的资金倾注于产业领域,助力我州牛羊全产业链蓬勃发展。一个个经营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增长,更让农民品尝到了增收的甜蜜。

在我州的广袤大地上,菌菜轮作、寄母还犊、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区域利益共享等联农带农模式不断创新和实践。这些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更让农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同时,济南市还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累计价值2.12亿元,为我州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温暖和力量。

共建产业园硕果累累,现代农业典范闪耀。济临双方共建的12个现代产业园,如同12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临夏州的大地上。这些产业园不仅吸引了32家企业入驻,更为1200多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东乡县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广河县、康乐县、临夏县、永靖县产业园也斩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誉。

走进积石山县“AI豆计划”数字经济产业园,蚂蚁集团旗下数字基础应用业务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来到临夏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的鲜切玫瑰令人陶醉。这些产业园的新技术、新模式,为我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民生提质暖民心:共享振兴成果

4月16日,东西部协作·2025鲁甘“呵护心生”行动在临夏市人民医院启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组建的山东专家医疗队,深入临夏州各县市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和成人心脏病的筛查救治和手术带教工作,推动鲁甘卫生健康协作心血管外科诊疗能力和水平整体性提升。

作为鲁甘卫生健康协作公益品牌,这项公益活动已四次走进临夏州,把希望送进临夏百姓的心中。山东专家通过“搬家式”帮扶,有力推动了临夏州乃至甘肃省心血管外科整体学科发展,为鲁甘健康协作增添了优质元素。

济南市教育局与州教育局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以来,双方精准对接,聚焦短板,秉持“急所需、尽所能”的原则,共同致力于提高临夏教育质量。通过“融入式”“精准化”“沉浸型”组团帮扶,构建了高效的教育协作机制。在人才交流、学校结对、师资培训等方面深入合作,为我州教育注入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这一举措助推了我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广形式、全方位的教育帮扶新格局,谱写了教育协作的“泉城匠心”篇章。

劳务协作架起“致富金桥”。自2021年两地结对帮扶以来,济南市人社部门带着使命、责任和感情,全力帮到点上、助到实处,助力协作地区乡村振兴,携手实现共同发展。近年来,累计帮扶协作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4.81万人,发放各类协作补贴890万元,其中,转移脱贫人员来济就业1423人、培训1.03万人次。

在临夏市折桥镇大庄村,一片生机勃勃的树莓产业基地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这得益于济南市市中区的企业、沈阳农业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的全力帮扶。他们带来智能温控、调湿和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让树莓种植更加科学高效。基地工作人员陈春园欣喜地表示,今年树莓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可达一吨,效益翻倍。

过去,这里主要种植小麦,收入有限。如今,基地流转土地,每亩地年支付农民1500元土地流转费,远超过去种小麦的收益。更可喜的是,基地还吸纳了100多名留守妇女务工,人均月收入3000余元。济南的帮扶不仅让土地生出了“金果子”,更鼓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临夏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济临消费帮扶奏响共赢“合奏曲”。在济南市高新区,一抹“西北味道”正悄然弥漫。由临夏州企业投资的餐饮连锁店将兰州牛肉面、河州老酸奶等地道美食带到泉城市民的餐桌上,成为新宠。而在临夏州的电商产业园,章丘铁锅、平阴玫瑰等山东特产也通过直播飞往西北各地。

消费帮扶让济临两地紧密相连。在济南,45个临夏农特产品济南馆如窗口般展示着临夏的农产品,180多家企业、530多种产品闪亮登场。新建的70多家临夏美食济南店更是让临夏的美食文化在济南绽放光彩。临夏农特产品还嵌入齐鲁工惠APP,进入济南政府储备肉菜名录,甚至登上山东航空的航班。4年来,消费帮扶成效显著,我州累计完成消费帮扶37.22亿元。

文化交融润心田:共绘协作画卷

人才交流是济临协作的重要桥梁。四年来,我州累计选派82名挂职干部、1332名专技人才赴济挂职锻炼、学习交流。他们带着临夏的期望和嘱托,在济南大地上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和经验的智慧。同时,济南市累计选派25名挂职干部、651名专技人才来临帮扶指导,为我州干部队伍带来全新的思路和理念。

通过“组团式”帮扶、同课异构、父母课堂等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我州的教育、医疗等领域得到飞速提升。济南的教育优势正转化为振兴临夏教育的火热实践;济南的医疗技术也在帮助临夏州建成一批重点医疗学科、引进了先进实用技术。

社会交流增友谊,两地人民心相连。社会交流是济临协作的润滑剂。在临夏挂牌成立的济南干部职工临夏疗休养基地,如一个温馨的家园,迎接着济南市干部职工的到来。两地A级景区景点门票互免、新媒体活动纷纷亮相、民间交流多姿多彩……一系列社会交流活动的开展,让两地人民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泉城济南·与临有约”、青少年研学游等活动火热进行;“青春助农”公益直播活动、“光明行动”等公益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地人民的友谊,也为济临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济临东西部协作已从单向帮扶升级为双向共赢。临夏的牛羊肉摆上济南市民餐桌,济南的新技术助力临夏产业升级;黄土高原的务工人员在东部城市追梦,泉城专家在西北大地播种希望。这种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正在开创东西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大河汤汤,见证山海情深;牡丹灼灼,映照协作新篇。当济南的泉与临夏的河共同汇入黄河母亲的怀抱,当齐鲁文化的厚重遇见河湟文化的多彩,这场跨越山海的协作故事,续写着新时代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