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工作安排,紧盯整体推进“三大片区”、深度开发“五大流域”、全力打造“五个县”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呈现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效速兼具的喜人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39.7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4.4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7.4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1665.3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21%。
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指标 | 绝对数(万元) | 増长(%) | 构成(%) |
地区生产总值 | 683866 | 7.8 | 100 |
分产业 | —— | —— | —— |
第一产业 | 167239 | 6.6 | 24.46 |
第二产业 | 119612 | 22.6 | 17.49 |
第三产业 | 397015 | 4.7 | 58.05 |
分行业 | —— | —— | —— |
农林牧渔业 | 174355 | 6.8 | 25.50 |
工业 | 47326 | 15.1 | 6.92 |
建筑业 | 72557 | 27.3 | 10.61 |
批发和零售业 | 41838 | 13.2 | 6.12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5948 | 6.6 | 0.87 |
住宿和餐饮业 | 12921 | 12.3 | 1.89 |
金融业 | 27986 | 1.2 | 4.09 |
房地产业 | 59971 | 2.6 | 8.77 |
其他服务业 | 240965 | 3.8 | 35.23 |
2024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1.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7万人;乡村人口23.9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6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23.83%,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在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15.81万人,女性15.66万人,人口性别比100.96(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0.3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27‰;死亡人口0.3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9.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2‰。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330人,比上年下降11.9%。全年劳务输转人数11.69万人;创劳务收入34.45亿元。
2024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人口数(万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31.47 | 100 |
其中:城镇 | 7.5 | 23.83 |
乡村 | 23.97 | 76.17 |
其中:男性 | 15.81 | 50.24 |
女性 | 15.66 | 49.76 |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 8.66 | 27.53 |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 17.58 | 55.87 |
60周岁及以上 | 5.23 | 16.6 |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 3.6 | 11.45 |
二、农业
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8.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完成农业增加值17.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完成种植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5.6%,粮食播种面积35.72万亩,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8.69万亩、比上年下降1.96%;玉米17.53万亩、比上年增长0.25%;豆类2.05万亩、比上年下降4.6%;洋芋7.02万亩、比上年增长11.42%;其他谷物0.43万亩,比上年下降7.09%。粮食总产量15.09万吨,比上年增长1.76%;油料5.24万亩,比上年增长2.21%,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2.03%;蔬菜种植面积8.7万亩,比上年增长2.48%,产量17.86万吨,比上年增长4.43%。
2024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主要农产品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小 麦 | 吨 | 29623.03 | -1.23 |
玉 米 | 吨 | 92645.98 | 0.83 |
洋 芋 | 吨 | 22745.65 | 12.48 |
蔬 菜 | 吨 | 178593.81 | 4.43 |
花 椒 | 吨 | 4299.95 | 12.05 |
油 料 | 吨 | 12025.59 | 2.03 |
水 果 | 吨 | 13883.41 | 1.07 |
药 材 | 吨 | 2170.14 | 1.48 |
甜 菜 | 吨 | 473.9 | -58.95 |
蚕 豆 | 吨 | 4304.69 | -2.3 |
全年完成畜牧业增加值4719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大牲畜、羊、猪、家禽等存、出栏保持稳定。
全年完成各类造林面积19109.7亩,比上年下降23.97%,完成育苗面积1574.89亩,比上年下降36.84%。
农业机械总动力16.1万千瓦;发放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452万元,受益户80123户;农机具购置补贴325万元,受益户1477户,购置各类农机具1688台套。
2024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主要畜产品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1.48 | 7.15 |
其中:猪牛羊肉产量 | 万吨 | 1.32 | 6.59 |
牛奶产量 | 万吨 | 3.22 | 30.84 |
禽蛋产量 | 吨 | 0.33 | 15.75 |
水产品产量 | 吨 | 108.3 | 119.9 |
大牲畜年末存栏 | 万头 | 9.56 | -2.3 |
其中:牛存栏 | 万头 | 9.55 | -2.25 |
牛出栏 | 万头 | 2.5 | 11.96 |
羊年末存栏 | 万只 | 26.96 | -1.11 |
出栏 | 万只 | 19.29 | 14.02 |
猪年末存栏 | 万头 | 9.5 | 4.47 |
出栏 | 万头 | 9.51 | 0.8 |
家禽年末存栏 | 万只 | 107.1 | 0.13 |
出栏 | 万只 | 117.19 | 11.52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完成工业增加值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完成增加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0.29亿元、增长206.9%,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8.5%;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85亿元、增长2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0.03亿元、增长165.6%;从隶属关系看,地方企业完成增加值18819万元、增长23.2%。
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26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1%;竣工面积11.5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8%。
2024年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产品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乳制品 | 吨 | 9979 | 0.77 |
肉制品 | 吨 | 2714 | 31.2 |
饲 料 | 吨 | 47767 | 1.4 |
铝 材 | 吨 | 5139 | -0.8 |
冷冻食品 | 吨 | 6396 | 82.5 |
四、服务业
全年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1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0.59亿元,同比增长6.6%;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12.3%;金融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1.2%;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2.6%;其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4.1亿元,同比增长3.8%。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735.58万吨,比上年增长6.5%,货运周转量153618.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全年旅客运输总量313.95万人,比上年下降4%,客运周转量5999.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3%。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0.69亿元,同比增长26.72%。邮政寄递企业函件业务累计完成3.4万件,同比增长261.7%;包裹业务累计完成0.34万件,同比增长30.77%。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40.46万件,同比增长42.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0.48亿元,同比增长21.64%。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年末全县共有通信铁塔890座,其中4G基站468座,5G基站422座。全县年末电话用户达到24.5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3.3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4.9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45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0.81亿GB。
五、商业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限上完成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5%;限下完成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5.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5亿元、同比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8%;按消费形态分,餐费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7.4%,商品零售11.3万元、同比增长6.5%。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75亿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0.78亿元,比上年增长3.7%;房地产完成投资0.97亿元,比上年下降83.7%。商品房销售面积7.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8.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1%。按项目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22.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363.8%,其他费用投资下降60.9%。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9982万元,比上年增长0.3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4637万元,比上年增长0.7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135万元,比去年下降12.15%;非税收入完成11502万元,比上年增长21.15%。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4314万元,比上年增长1.41%;企业所得税604万元,比上年下降4.73%;个人所得税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2.28%。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33703万元,比上年下降2.2%。财政自给率5.68%。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9.8%;各项贷款余额为57.76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全年保险行业完成保费收入17340.1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人身保险7468.2万元,同比增长1.9%,财产保险9871.9万元,同比增长6.2%;
八、教育卫生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10所,教职工5189人,在校学生68321人。其中:高中2所,教职工579人, 在校学生6148人;初级中学15所,教职工1262人,在校学生1614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教职工67人,在校学生356人;小学184所,教职工2735人,在校学生34040人;幼儿园205所(民办16所、小学附属159所、独立公办30所),教职工464人,在园幼儿11296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职工63人,在校学生2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19人,在校学生52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6.72%,初中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62%,高中毛入学率87.63%。全县共有在读大学生6695人,其中“211”和“985”院校89人,普通本科2779人,大专(高职)3827人。2024年本科上线869人、上线率62.88%。
全县共有县级医院3个(在建1个),乡(镇)卫生院29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877张,卫生技术人员2054人,其中:副高及以上170人,中级职称258人。村卫生所(室)217个,个体诊所44个,村级卫生从业人员262人。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81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36.5元,比上年净增1564元,增长5.8%,其中:工资性收入18705.2元,比上年增长6.1%,占比65.5%;经营净收入6767.2元,比上年增长5.2%,占比23.7%;财产性收入450.6元,比上年增长5.1%,占比1.60%;转移性净收入2613.5元,比上年增长5.0%,占比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48.4元,比上年净增915.7元,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4699.0元,比上年增长8.5%,占比39.3%;家庭经营净收入4718.5元,比上年增长8%,占比39.5%;财产性收入211.6元,比上年增长7.6%,占比1.8%;转移性收入2319.3元,比上年增长8.6%,占比19.4%。全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39,比上年缩小0.0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240.4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609.8元,比上年增长7.2%。全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73%。
年末全县优抚对象1405人,其中参战涉核人员185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156人,发放低保金1396.7万元;农村居民50776人,发放低保金12883.2万元。特困供养对象1977人,发放供养资金1932.4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11877人,发放补贴资金1243.63万元;孤儿22人,发放保障金29.8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60人,发放保障金668.47万元。
年末全县企业职工养老参保人数3605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参保人数992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17万人;参加本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1548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6371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3770人。
十、文化旅游
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各1座;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篮球俱乐部2个,钓鱼协会1个、信鸽协会3个;图书馆现有图书3.3万册,博物馆馆藏文物1942件,建成农家书屋234个(其中寺庙书屋16个);3A级景区5家,三星级饭店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北塬镇钱家村),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尹集镇新发村、马集镇杨台村),州级旅游示范村3个(土桥镇辛付村、漫路乡龙虎湾村、莲花镇莲城村),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1个(麻尼寺沟乡关滩村)。全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36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6%;旅游花费18.45亿元,比上年增长48.9%。
注: 1.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2.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资料来源:户籍人口数据来自临夏县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劳务、失业保险人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数据来自临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农机具购置补贴数据来自临夏县农业农村局,货物运转量等数据来自临夏县交通局,邮政数据来自临夏州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临夏县工信局,财政数据来自临夏县财政局,教育数据来自临夏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临夏县卫生健康局,城乡居民低保数据来自临夏县民政局,医疗数据人数来自临夏县医疗保障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临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