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站:持续深化东西协作 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临夏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2-14 13:17
字号:

2024年,临夏县东西部协作站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办法》,围绕组织领导、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区域协作等重点方面,持续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帮扶。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切实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对接衔接,为深入推动东西部协作工作积累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临夏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临夏县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东西部协作工作,并审定通过年度工作方案和资金项目计划。同时,积极开展互访对接活动,与济南高新区等地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此外,临夏县还主动加强对接,推动任务落实,并落实主体责任,拓展结对帮扶,形成了全方位、广领域、深层次的协作格局。

助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在助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临夏县全面加强劳务协作,积极开展点对点劳务输转和技能培训,着力促进劳动力就业增收。同时,全力促进消费帮扶,修订完善全县消费帮扶奖补办法,积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消费帮扶2.09亿元。

全力促进区域协作

在促进区域协作方面,临夏县借助东西协作政策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全力促进企业落地。同时,积极推进一县一园建设,实施了临夏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外,临夏县还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的有效利用。

助力乡村振兴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临夏县加强示范村建设,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旅游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同时,扎实开展人才交流,选派专技人才到东部发达地区跟岗学习,不断提高本地的医疗、教育、农业工作水平。

扎实开展劳务品牌培育行动

一是精准培训,打造特色品牌就业“金钥匙”。我县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持续对全县有培训意愿和就业需求的已脱贫劳动力和防返贫监测对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跟踪就业服务,为脱贫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培训劳动力2010人,完成任务数2000的100.5%,其中东西协作培训任务220人。培训涉及工种为挖掘机驾驶员、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家政服务员、育婴师、焊工。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18次;完成东西协作地区济南输转脱贫劳动力45人,占年初任务数30人的150%,第三地输转460人。开展“点对点”有组织向湖南、山东、浙江、江苏、厦门、云南、北京、江西、四川、重庆等地输转务工人员共计三十七批2498人。东西协作任务数490人,完成输转505人。

二是多措并举,推进劳务协作。加大劳务输转信息宣传,切实提高就业信息知晓率。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利用五种方式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下乡赶集搞宣传,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建宣传车队到重点集镇和各行政村文化广场开展“春风行动送劳务用工信息下乡”活动,及时宣传务工信息,做到有意愿务工人员都能第一时间掌握用工信息。利用新媒体搞宣传,元月初,联合厦门市思明区、济南高新区推出20家企业5000多个就业岗位,举办了“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网络招聘会”,并将招聘信息每天在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快手、工作微信群等新媒体进行反复推送播放,浏览量达20万人次。加强现场招聘搞宣传,全县共计组织举办春风行动送岗位下乡招聘、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及线上线下招聘会18次,累计参与企业20家、人力资源公司8家,提供就业岗位21800个。开展知情大会搞宣传,2月底利用各乡镇集中召开村民知情大会时机,联系12个乡镇在35个行政村村民知情大会上进行了劳务用工信息宣传推送,引导群众转变劳务就业观念,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稳定增收。通过微信工作群搞宣传,每天收集用工信息并向各乡镇转发,要求各乡镇将用工信息及时推送到218个村民微信群,打通了用工单位和县内务工人员需求对接通道,解决了企业用工和群众务工具体问题。

三是落实劳务奖补,促进稳定就业。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劳务奖补3.825万人2011.82万元。其中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劳务奖补跨省交通补贴30081人1797.54万元(衔接资金),省内交通补贴7664人139.76万元(县级财政衔接资金);东西协作济南劳务奖补45人39.6万元,第三地交通补贴460人27.6万元(东西协作资金)。全县现有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59家,累计吸纳就业人员1785人,其中脱贫人口733人。每人每月收入2200-4800元之间。同时,积极引导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对全县已认定的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进行奖补,目前已对符合奖补条件的15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落实奖补资金54万元。     

通过以上措施,劳务品牌培育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加大东西协作工作力度,扩大成建制有组织“点对点”输转。截止目前,开展“点对点”有组织向湖南、山东、浙江、江苏、厦门、云南、北京、江西、四川、重庆等地输转务工人员共计三十七批2498人。东西协作任务数490人,完成输转505人。二是继续拓展劳务基地,扩大输转规模。在继续巩固好山东济南、福建厦门、浙江绍兴、广东东莞、江苏常州等原有劳务基地的同时,加强与广东、江苏、新疆、西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北京等地用工企业的合作,拓展建立稳定劳务协作关系,并对劳务工作联络站统一挂牌、发放聘用证书,每年至少一次对开展相关工作进行考察考核,考核成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每两年对联络站站长重新认定选派。三是积极调整思路,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县上积极引导动员群众在项目工地、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开发区企业、国际鲜花港、高原夏菜及温棚种植基地等用工单位实现务工就业。截至目前,完成州内县外4.0844万人,县内1.0556万。

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

一是强化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通过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共同努力,借助各类新媒体宣传推介、电商直播带货、展销平台线下销售、群众自行联系销售等多种方式,我县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全县消费帮扶采购和销售金额达到2.09亿元,其中:结对地区销售金额1.32亿元(济南市9195.31万元、厦门市4039.9万元),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南光集团)销售额118.52万元,其他地区销售金额7553.29万元。

二是强化对接交流,形成帮扶合力。建立健全东西部消费帮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商业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县内企业积极参加第三十届兰洽会、临夏县牛肉拉面大赛、济南第四届东西协作与对口支援地区农特产品展销周、2024年“世界美食博览会”、2024年中国民族美食产业发展大会、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南光集团消费帮扶第三届兴农周活动等多种节会,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资源,大力拓展农畜牧产品流通渠道。截至目前,全县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7606万元。通过对接山东济南铭五经贸有限公司、山东一品金贵电子商贸有限公司、济南农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济南农科商贸有限公司等采购,依托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帮扶地区广阔的消费市场,助力临夏县种植生产的优质鲜百合、纯绿色娃娃菜、甘蓝、菜心、甜玉米、土豆、西蓝花、西红柿、冬萝卜、贝贝南瓜等有机高原蔬菜走出临夏,走进山东机关、社区、企业、学校和食堂,打通生产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打造莲花花椒,大北塬、北小塬、艾米尔菜籽油,创办河州塬品牌。重点培育壮大我县高原有机蔬菜、菜籽油、土蜂蜜、调味品、百合、牛肉制品、花椒、牡丹切花等农特产品。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助农增收。为鼓励县内企业积极拓展山东、福建销售市场,扩大消费总量,制定了《临夏县2024年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奖补方案》,落实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奖补专项资金322.6万元,对参与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带动农户增收成效明显的企业进行奖补,对21家企业落实奖补资金322.6万元,进一步提振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消费帮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在开展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工作中,21家奖补企业积极采取吸纳就业和利益联结的双重措施,有效带动了3965户农户、14749人共同发展,其中稳定就近就业人数达到459人(脱贫户39人),显著提升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兼顾了家庭责任,进一步巩固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二是通过实施土地流转,采用固定发放地租的方式,既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充分释放了劳动力资源,使群众有更多机会外出务工,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三是通过合作社采购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销售难题,显著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2025年,全县东西部协作工作将继续以习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视察甘肃时发表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组织领导、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区域协作等重点内容,全力开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帮扶持工作,更加突出学习借鉴、工作创新和经验推广,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品牌培育“四大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取得更大成绩。